
一、核心功能与特性
标准兼容与通信能力
协议支持:完全符合 EIA/TIA-485-A 和 RS-422-B 标准,支持多点总线拓扑(最多 32 个节点),适用于工业自动化、楼宇控制等场景。
数据速率:最高 10Mbps,可满足高速数据传输需求,同时支持低至 20kbps 的低速通信,兼顾灵活性与稳定性。
宽共模电压范围
输入保护:差分输入电压范围为 -7V 至 +12V,可承受总线短路、反接等异常状态,避免芯片损坏。
失效保护:当总线开路或差分电压低于 ±200mV 时,接收器自动输出高电平,确保通信可靠性。
低功耗与高集成度
供电设计:采用 5V 单电源(4.75V 至 5.25V),静态电流仅 35mA(驱动器禁用时),适合电池供电或对功耗敏感的设备。
三态输出:驱动器和接收器均支持高阻态(Z 状态),减少总线干扰并降低待机功耗。
多重保护机制
ESD 防护:±15kV(HBM)人体模式静电保护,有效抵御工业环境中的静电冲击。
短路保护:驱动器输出短路电流限制在 ±250mA,防止过流损坏;热关断功能在结温超过 150°C 时自动关断,温度恢复后可自恢复。
二、典型应用电路与设计要点
基本电路架构
差分总线连接:通过 A/B 差分对连接总线,支持半双工通信。驱动器使能(DE)和接收器使能(RE)引脚可通过外部逻辑控制方向切换。
偏置电阻:建议在总线两端接 120Ω 终端电阻,匹配电缆特性阻抗(如双绞线),减少信号反射。
关键元件选型
电源滤波:在 VCC 引脚接 10μF 电解电容 + 0.1μF 陶瓷电容,抑制电源纹波,确保稳定性。
ESD 防护:在 A/B 引脚前串联 22Ω 电阻,并并联 TVS 二极管(如 SMAJ15A),增强浪涌保护。
时序与信号完整性
驱动延迟:典型传播延迟为 17ns(10Mbps 时),需根据总线长度调整波特率,避免信号失真。
EMI 抑制:采用 多层 PCB 设计,将 A/B 信号线与其他电路隔离,减少电磁干扰。
三、封装与可靠性设计
封装形式
采用 8 引脚 SOIC 封装(尺寸 4.9mm × 3.91mm),支持表面贴装,适合高密度 PCB 布局。
温度范围:工业级工作温度为 -40°C 至 105°C,满足恶劣环境下的长期运行需求。
热管理
芯片最大功耗为 300mW(5V 供电、满负载时),建议在 PCB 背面铺铜散热,或通过散热器增强热传导。
四、应用领域
工业自动化
用于 PLC 控制器、传感器网络、分布式 I/O 模块的通信,支持 Modbus RTU 等协议,通信距离可达 1200 米(10kbps 时)。
能源与电力
适用于智能电表、光伏逆变器的远程监控,其宽共模电压范围可应对复杂的电网干扰。
楼宇与安防
支持门禁系统、电梯控制的多设备组网,配合双绞线实现抗干扰数据传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