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基本参数
电源电压:3V 至 3.6V,能够在较为稳定的电压范围内工作,适应多种不同的电源供应系统。
工作温度:0°C 至 70°C,可在一般的工作环境温度下保持稳定性能,满足大多数常规应用场景的需求。
最大输入频率:133MHz,能够处理较高频率的输入时钟信号,为高速数据传输和处理提供了保障。
封装形式:采用 8-SOIC(0.154",3.90mm 宽)表面贴装封装,这种封装形式具有尺寸小、占用电路板空间少的优点,适合高密度的电路板设计。
PLL 功能:内置锁相环(PLL),可实现对输入时钟信号的频率合成和相位锁定,提供稳定的时钟输出。
特点
零输入 - 输出延迟:能够实现输入时钟信号到输出时钟信号的几乎零延迟传输,确保信号在传输过程中的同步性和准确性。
低抖动:输出之间的抖动低于 200ps,有助于提高时钟信号的稳定性和可靠性,减少信号失真和误码率。
歪斜控制:具有出色的歪斜控制能力,输出之间的歪斜低于 250ps,保证了多个输出时钟信号之间的相位一致性。
高环路滤波器带宽:非常适合传播频谱的应用程序,能够有效地过滤掉噪声和干扰信号,提高时钟信号的质量。
多种输出配置:提供多个时钟输出引脚,可同时为多个不同的电路模块提供时钟信号,满足不同设备对时钟信号的需求。
工作原理
输入信号处理:输入的时钟信号首先经过内部的缓冲电路进行放大和整形,以确保信号的质量和幅度满足后续电路的要求。然后,信号被送入锁相环(PLL)电路。
锁相环工作:PLL 电路通过对输入时钟信号的频率和相位进行检测和比较,自动调整内部的振荡器频率和相位,使其与输入信号的频率和相位保持一致。这个过程称为锁相,能够实现对输入时钟信号的精确跟踪和锁定。
输出信号生成:经过 PLL 锁定后的时钟信号再经过内部的分频、倍频和缓冲等电路处理,生成多个具有不同频率和相位的时钟输出信号,这些信号可以直接提供给其他电路模块使用。
应用领域
计算机系统:为 CPU、内存、硬盘等组件提供稳定、同步的时钟信号,确保计算机系统的高速数据传输和处理的准确性。
通信设备:如基站、路由器、交换机等,用于为数字信号处理、数据传输和调制解调等模块提供精确的时钟基准,保证通信信号的同步和稳定传输。
视频设备:在视频编码器、解码器、显示器等设备中,用于确保视频图像的帧率稳定和图像的正确显示,避免出现图像卡顿、撕裂等问题。
工业自动化:为工业控制系统中的 PLC、传感器、执行器等设备提供时钟同步信号,保证各个设备之间的协调工作和精确控制。
测试与测量设备:在示波器、频谱分析仪、逻辑分析仪等测试设备中,作为时钟基准源,为测量和分析提供准确的时间参考,提高测试精度和可靠性。